《科普天地》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地质灾害科普现状及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为

 
来源:科普天地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或者直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或者引起次生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北京市地处燕山、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北京主要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1949 年以来,北京地区各类地质灾害已造成600 余人死伤,数亿元经济损失[2]。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市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风险识别、调查评价、工程治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科普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科普宣传是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内容。

1 地质灾害科普现状

1.1 汛期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科普

北京市山区和半山区十个区县突发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由于北京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因此突发地质灾害也大多发生在汛期。汛期针对山区居民开展防灾避险科普宣传是地灾科普的重点。科普形式主要包括:设立地灾标识系统、实施应急演练、开展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宣传品等。地灾防灾标识系统主要包括地灾警示标识、避险指示标识、地灾监测标识三类。地灾警示标识设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醒目部位,发挥警示作用,提示过往人员注意自身安全,快速通过;避险指示标识设于到达地灾隐患点指定避险场地的沿途和避险场地附近,指示避险人员快速到达避险场地;地灾监测标识一般设于地灾监测点附近监测点设备安装处,有些点位包括隐患点监测系统的整体介绍,提示人员注意安全的同时,宣传地灾监测工作,保护监测设备,防止人为破坏。地灾防灾避险演练模拟地灾发生后的整个应急响应过程。隐患点附近群众通过参加演练,了解防灾预案和部门,熟悉转移避险路线,增强防灾避险的意识。讲座一般面对基层地灾管理人员和群众,内容涉及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常识,有助于提高基层地灾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群众对地质灾害的科学认识。发放地灾科普宣传品包括各类宣传折页和手册、防灾“明白卡”、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品等。宣传折页主要侧重防灾避险“应知应会”的知识点传播。明白卡主要包括地灾防灾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包括隐患点信息、避险场地位置、主要联系人和应急避险常识等。科普宣传品通过制作并发放一些带有地灾科普内容的、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物品,营造传播氛围,增强大众的防灾意识。

1.2 建设了地面沉降和突发地灾的主题科普场馆

结合已建的地质灾害监测站,北京市建立了两处主题地质灾害展览馆。在属于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的天竺监测站内,建设了北京地面沉降展览馆。展示内容包括国内外相关案例、北京市地面沉降发展过程、特征和规律、监测网络等。展陈形式主要有图文展板、岩石标本、沙盘模型、设备实物、研究成果实物等。在属于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密云监测站内,建设了北京突发地质灾害展览馆,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影响因素、发育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各灾种临灾前兆和逃生避险常识等,展陈形式包括图文展板、沙盘和视频等。这两处展览馆将专业的监测站点原地转化成科普资源,把各种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展示给公众。人们在学习地灾科普知识的同时,实地了解专业监测手段,感受科技进步。展馆在科普地灾知识的同时,更起到了传播科学思想的作用。目前,这两处科普展览馆均已成为面向青少年开展地灾宣传的科普基地。

1.3 积极开展地灾主题科普活动

结合“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日,开展以地质灾害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以北京地质灾害的发育背景、类型特征、分布规律、防灾避险为重点内容,通过举办现场活动、进行网络宣传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现场活动通过走进校园和企业、深入社区和农村,面对青少年、社区居民、乡村居民、工作人员等不同的对象进行地灾知识的普及。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主要形式有科普讲座、视频播放、展板展示、科普宣传品发放、知识问答、现场专家咨询等。网络宣传主要通过制作专题网页,结合北京市地质灾害特点,通过纪录片、地质灾害发生、预警信息、避险动画、自救常识以及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灾害治理、调查评估、隐患信息、避险场地等不同板块,进行信息共享和防灾避险宣传。各级主管部门和各类技术单位,设置专门的宣传栏。结合各地区自身的特点,配合各类主题日,编排地灾相关的科普内容,于宣传栏内进行展示。

2 存在问题

2.1 地灾科普活动主要结合汛期开展,长效性不足

每年开展的地灾科普活动基本是根据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围绕各类主题活动开展。在汛期以外的时间,没有开展经常性的地灾科普活动。因此,地灾科普活动常常持续的时间不长,再加上地灾科普资源不足、参与的人群数量有限、科普活动的形式有限,使地灾科普的渗透力、影响力不足,地灾科普扩散的范围有限,从而造成地灾科普形成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2.2 地灾科普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与新时代科技发展未接轨

地灾科普宣传仍以科普展板展示、科普宣传品的发放和科普讲座等传统的方式为主,科普活动以传统线下实地活动为主,科普活动中的地灾相关科普展览以展板等静态的展示方式为主,缺乏体现科技发展互动性的展陈,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手机端等新媒体作为媒介,与新时代科技发展没有充分接轨,不能适应首都科普发展的需求。

2.3 缺乏正式出版的地灾科普作品和公开发表的地灾科普文章

目前地灾科普成果以科普活动现场发放的地灾科普折页、手册等临时性的科普宣传材料为主。正式出版的地灾科普作品和公开发表在报纸期刊、网站和公众号上的科普文章比较少见。特别是体现北京地灾特点和防治工作特色的文章、专著缺乏。地灾科普很难对公众形成长效的影响、广泛的传播。

2.4 对地灾科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 没有全面的地灾科普展馆

作为首都,北京市科普资源丰富,对地灾科普的需求也非常大。但是目前地灾科普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已有的两处地灾科普馆容量有限,分别以地面沉降和突发地质灾害为主题。目前北京没有全面的地质灾害防灾科普展馆,不能满足首都群众的科普需求,首都的科普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3 未来发展建议

3.1 进一步拓展地灾科普活动, 增加地灾科普活动深度和广度

结合大众生活实际,围绕地质灾害防治热点问题,在利用好“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减灾日”等主题日的基础上,同时做好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在已有的活动形式基础上,拓宽思路,创新科普宣传方式,体现新时代特色,线上、线下相结合,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群众,设计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的地灾科普活动。与山区部分学校合作,设立地质灾害流动教室,以实物、展板、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流动性地灾科普,科普内容应进行定期更新,使同学们了解大山的美与危,获得防灾避险知识。

3.2 创新地灾科普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做好传统科普的基础上,创新地灾科普形式。科普形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同时让人们容易接受。传统现场活动和线上科普活动相结合,多种媒体通道相结合,扩大接受人群,拓展科普活动的影响力。在现场科普讲座的基础上,将科普知识以符合大众品味的形式,纳入地灾科普网上课堂,拉进受众的距离,积极介绍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果,传播科学预防地灾的思想。科普宣传品要结合人们生活进行创新,让地灾科普贴近人们生活,走近人们思想。

3.3 鼓励发表地灾科普文章和创作地灾科普图书

鼓励地灾专业和科普队伍在科普类报纸和期刊上发表地灾科普文章,介绍地灾相关知识和地灾防治工作进展前沿,将地质灾害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普的内容和资源。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和美术创作者,以北京市地灾特点、类型、发育机理、分布特征、临灾前兆、避险常识等内容为主,创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面向不同对象的科普丛书,为公众创造更多的知识获取途径。

3.4 深度挖掘地灾科普资源, 建设全面介绍北京地灾的科普展馆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在努力构建人防+技防并重的防灾体系,目前已建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群测群防体系下,公众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常识的了解尤为重要。政府通过地灾科普进校园、进乡村和进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科普活动。但科普形式仍以临时性的移动展板展示为主,不能满足市民对于地灾科普的更高需求。在首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位置规划建设全面介绍地质灾害的科普基地,使之成为首都群众获取地灾防治知识、体验地灾防灾避险技能的场所。

[1]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地质灾害防治问答[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2]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地质灾害[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文章来源:科普天地 网址: http://kptd.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0166.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政党及群众组织论文_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让人才在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展现新作为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科普天地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